当前位置:中国广告人网站--->品牌营销栏目--->知识管理-->详细内容
企业信息化的十要决
作者:佚名 日期:2001-12-25 字体:[大] [中] [小]
-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很多企业必然寻找信息化转型的方法,争取做到不被信息化时代淘汰出局。那么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到底应该注意那些方面的问题呢?
1、要对人才和技术储备进行投入
信息时代企业的最主要特征是“以快应变”,即以快速的反映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对人才和技术储备进行投入,而资本的重要性进一步缩小。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满足企业对信息的管理要求,而人才的重要作用在于把信息进行综合、创新进而转变为知识和决策。对技术和人才的投入与储备,将是网络时代企业的两项基本建设。
2、要长远进行考虑规划
企业在开始规划各项信息化方案时,许多参与其中的部门人员或是规划方案的设计人员,通常都会将重点放在解决眼前问题而非满足企业未来的需求。但是,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庞大又耗时的投资,牵涉企业整体的布局和运作,就象国家制定宪法一样,不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全盘重来。所以,企业在规划方案时,也必须考虑日后所需的管理方案,考虑的范围包括若未来的工作流程改变后,新的工作方式会如何?有无员工会受影响?若有,受影响的员工要如何调整适应呢?这所有的一切在做方案规划阶段时,都要综合在考虑范围内。
3、要建立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如何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信息管理,建立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为主管者提供信息,以便帮助他们做决策的系统。该系统能向决策者提供大量的历史的和外部经济环境的数据,企业的内源信息是其主要处理内容;另外它还能按照决策问题的性质和决策者的需要随时以灵活的方式组织起来,以便协助人们作好决策工作。当然,我们在这里要提醒企业用户的是,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并不单纯指的是一套计算机系统,而是包括应用了此系统的专门的管理部门和人员,例如有些企业设立的战略研究部门、信息管理部门等,他们都是借助于应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计算机和网络等),以加强对本企业的内外源信息的综合管理,最终为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决策管理服务的。
4、要强调结合先进管理要求的行业需求
中国的企业领导常常会说,我是管理者,我需要每天能够看到仓库的进出报表,要求有数量和金额,我要知道每天仓库进了多少,出了多少,这应是一个强调制造业行业特性的需求。但是从先进的管理来看,很多企业,并不需要强调仓库每天的进出量,需要了解的是整个库存的周转资金是多少。先进的管理强调是一个管理指标,而行业特性强调的是基本管理,两种管理在技术上面就不一样。正确做法是,强调结合先进管理要求的行业需求。
5、要根据信息化特性来拟定信息化策略
企业在信息化之前,应该首先须了解本身的行业特性来决定信息化的首要目标及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特性拟定策略,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例如,若企业属于服务业,那信息化目标重心应放在连结企业内部各项不同的系统,并把所有面对客户的信息整合起来,让信息能流通及透明化,使客户能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让他们感觉到就像是拥有自己的资料室一样,这样做决策或反应都更快,最终目标是提高客户满意度。如果企业属于制造行业,那么信息化目标重心应放在降低成本、缩短生产时间、减少库存或串联供应商。总的来说,信息化是帮助企业落实策略的工具,信息化本身不是一种策略。
6、要适时、适度地应用信息技术
讲求“好用、实用、够用”,不盲目追求技术的“新”、“奇”、“高”。注重与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相衔接,但更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集成的适时、适度,考虑企业现有基础情况和现实承受能力,考虑企业的观念、人、组织、基础管理等是否能够适应实施信息化工程的要求。对带动企业管理模式、生产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应充分估计到它的难度,规划好它的步骤、节奏、阶段划分等等。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技术目标的追求必须最终落实在效益目标上。
7、要有层次地逐步实施信息化
按照信息化定义的三个层次,应首先在生产过程上进行信息化,如果连生产的自动化都没有解决,管理、决策的信息化就根本谈不上。其次是数据处理的信息化,当有了必要的设备如计算机等又有熟练操作的人员后,就要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自行开发或购买相应的管理软件,对生产、销售、财务等重要部门的数据进行处理,待重要部门或大部分部门数据信息化比较成熟后,就可以考虑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即建立内部网、进入因特网,利用网络进行辅助决策。如果开始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甚至在微机应用方面是一片空白。在必需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人员都不齐全的情况下,购进几台微机就匆匆建网,只能造成设备的浪费,并不能加快整个企业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所以,从一开始就要真正以企业的效益为根本,分析、规划、有层次地逐步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战略,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盲目乱上。
8、要善始善终进行信息化
企业必须依靠信息化的手段不断改造固有生产方式,才能在现代复杂多变的形势和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信息社会的朝阳刚刚升起,信息化之路对于企业将是一条必须坚持走下去的不归路。一方面是信息化之后带来的综合效益,将使得企业自发地不断采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流程、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采用信息技术以后,企业的业务会对信息技术产生依赖性。总体规划下的信息化工程实施,对企业而言不啻于一场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牵涉到权和利的重新分配,必然会遭到一些人的抵触,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一旦企业开始实施信息化工程,就必须一无反顾、坚持到底!
9、要根据企业需求进行信息化
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设计人员和各部门员工的想法不同。许多设计人员习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单方面从市面上现有技术应用层面下手,而忽略了企业在面临信息化时,有关企业员工的需求。为了防止网络系统进入虽是功能先进但却不实用的投资误区,企业领导人必须随时对有关的设计人员叮嘱监督,必须确保有关的e化是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若有关的软件应用层面无法创造任何的商业价值,那就坚定不做。为了达到有关的目的,设计人员必须和提出需求的有关部门员工坐下来讨论,从软件应用层面和部门的需求面互相交换意见,使双方目标一致。若设计人员发现市面上有好的现成技术,内部就不要自行开发,企业应尽量先用已经有口碑的产品,再依内部的需求做修改。
10、要在集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功能点
有些企业在实施的过程中,对每个功能点、报表、单据、每个屏幕都要求得非常仔细。这样就使供应商在产品开发上,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设计报表上,而真正花在业务流程上面的时间和精力却很少。另一方面呢?有的供应商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实现业务流程的高度集成,却只用很少的时间和精力设计单据。其实企业信息化应当在强调集成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功能点。不需要一开始就把功能点考虑的非常仔细,开始可以粗一点,但一定要强调业务流程的完善。因为如果不集成,光是强调某一个功能点,对企业未来的信息会产生非常大的局限性。